Instagram

4.09.2014

那夜凌晨,有個「香港仔」寫下了旺角開往大埔的《紅VAN》



如果各位藝術大師對現今港產片的唯一評語是:「好有政治隱喻、好本土、好滾動」的話,那《紅Van》就是被言過猶及,但其電影語言絕對屬於香港本土作品。


香港導演陳果大師,繼「九七三部曲」:《香港製造》、《去年煙花特別多》及《細路祥》之後,離開了本土電影10年,最近以《迷離夜──驚蟄》重回香港電影夢工場。而陳果強勢回歸的首部長片,則是改編自網絡瘋傳連載小說《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》(The Midnight After)。電影尚未正式上映,宣傳策略已滿布疑陣,更動用黃精甫導演為預告片做剪接,把懸疑恐怖氣氛發揮至極點,達致最有效的宣傳,精甫應記一功。



 故事主角有17人,16位乘客中,有潮童、道友、神婆以及港女……各適其適,連同小巴司機就是一個整體,最後會把人逐步瓦解,再作重組。而說故事者是其中一位乘客,26歲的主角游梓池(黃又南飾),如原創小說作者般,是廿多歲的普通「香港仔」。與其餘15位乘客及臨時小巴司機(林雪飾)一樣帶著各種不成理由的原因,坐上了開往大埔的紅Van,越過大老山隧道前一刻,驟然發覺小巴以外的人類活動完全消失,熟悉的城市變成死城。

一貫陳果電影質感


導演陳果一向關心政治,缺席港片10年後,《紅Van》成了他對香港囤積10年的思念的載體。他對香港政治的關心不是隱喻,而是直接的;不再是獨立,而是走入商業的大眾世界。故事中的主角究竟是劫後餘生,還是跌入錯誤的平衡空間?而故事人物的前路未卜,仍關心香港去向,以2017的香港與2018的香港之區分,道出公民或災民應有動機,去關心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的去向。

懸疑至上 觀眾投入


電影中的伏線都圍繞香港這個彈丸之地,一個被稱為「沙漠」的地方,仍有屬於這處地方的文化。原創者與改編故事者都給予角色基層生活化的形象,令人惹笑之餘,觀眾必定能聽到緊貼生活、耳熟能詳的對白。電影中的懸疑感是推動劇情的最大力量,常用黑白與色彩之間混淆觀眾揣測方向,加上劇情從人物的心理狀態起落描述,令觀眾跌入設定情景中的迷思。

演員帶港片揚威國際


當17個人類跳入另一個時空領域後,從此成為「消失中的香港」的遺孤。17位演員代表大眾之餘,亦擁有不同的特徵,同時順著劇情表現出心理變化。所以各演員的演技也被導演的「導技」影響,展現出更多樣的演出。陳果喜用新演員為觀眾帶來新鮮感,如小巴乘客中的潮童白膠漿(陳健朗飾)及飛機昱。老練演員有車上最主導他人的中年男子黃文發(任達華飾),以及帶喜感的小巴司機,2人的戲味是連貫全片的關鍵,加上另一乘客神婆英(惠英紅飾)常表現出詭魅的表情,為該片增加神秘感,集合各演員所產生的化學作用,成就觀眾最深層的懸念與聯想。

文章來源: